XM手机官网

创创创!拼出一批“隐形冠军”(2025年01月08日)

XM

  在一台重达2400吨的压机压力下,一片片覆铜板成品缓缓呈现 ,智能机械手迅速抓取并完成边缘裁切 。技改后的利豪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产能从2.4万多张提升至3万多张,人员却缩减了一半,生产效率显著提高。其主营产品单面覆铜板 ,凭借卓越性能和稳定品质 ,全国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行业前三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隐形冠军”。

  利豪电子通过技改,单面覆铜板日产3万多张 。

  利豪电子的成功是南安市整体创新生态的缩影 。据南安市工信局数据显示 ,截至2024年年底,南安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201家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9家 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2家、国家级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6家。2024年以来,南安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9家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9家 、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2家。

  在细分市场深耕细作

  “隐形冠军”企业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主体 ,具有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。

  过去5年,利豪电子在技改上投入大量资金,更新磨具 、焚烧炉、上胶机等关键设备 ,实现了降本增效。

  总经理傅燕燕举例道,正是采用了“改性热塑性丁基酚醛树脂”,产品的耐热性和抗老化性能显著提高。而新制备工艺不仅降低了成本 ,实现了节能环保,还确保覆铜板在288℃高温下持续40秒不发生分层或起泡现象 。

  凭借自主研发的覆铜板工艺技术和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8项发明授权,利豪电子覆铜板品牌独树一帜 ,产品远销东南亚地区。

  而作为利豪电子上游供应商 ,利昌新材料始终专注于聚丙烯(BOPP)薄膜领域,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应用开发,成功提升了产品的功能性和附加值。

  走进生产车间 ,一条高效运转的聚丙烯(BOPP)薄膜生产线映入眼帘,塑料颗粒快速转化为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包装、印刷等领域的薄膜 。

  在南安水头镇,利昌新材料生产基地拥有3条先进的BOPP薄膜生产线 ,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,年产能达10万吨至12万吨。公司总经理吕达民告诉记者,BOPP薄膜主要用于透明包装膜和封箱胶带 ,与此公司正积极开拓具有防水 、耐老化、耐撕裂等优势的“合成纸”,应用场景已扩展至湿纸巾隔绝纸、纸尿布粘贴部分 、面膜载体等17个领域。

  该公司自主研发的BOPP光电反射薄膜专为显示屏及LED灯具设计,反射效率高达93%至98% ,成本仅为传统产品的50%至60% 。吕达民表示,不断创新和拓宽应用领域是利昌的发力重点,这不仅增强了产品的抗冲击能力 ,还推动了整体营收的增长 ,年产值已突破10亿元大关。

  像这样的“隐形冠军”并不少,而它们也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典型。

  南安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2024年 ,为推动地方产业发展,南安成立了五个产业小组,致力于推进千亿级产业生态走廊建设、百万级龙头企业培育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倍增“三大计划”;实施了73个“智改数转网联”项目 ,工业设备更新投资达82亿元 。

  在创新中发展新质生产力

  作为南安主导产业,石材产业在过去一年里持续革新技术,不断孕育出新的生产力质态 。特别是线锯的问世 ,让石材加工技术迈入全新时代。

  长期以来,石材加工企业给人的印象是“沉重、笨拙 、粗糙、嘈杂”。水头镇的澳文洲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却采用独特的“前店后厂”经营模式,前方是大理石展示区 ,后方是有序的加工区,6台新型线锯与3台传统拉锯并肩作业,声响却如清泉般温和 ,也不见半点漂浮的粉尘 。

  “线锯切割大理石所用的金刚线细如蛛丝 ,切割缝隙只有0.45毫米,仅为传统锯缝的1/10,一米可以多切七八片。噪声至少降低了40分贝。”澳文洲厂长吴招任介绍 ,线锯的使用已成为行业共识,线锯安装已全面铺开 。

  随着线锯的普及,线锯品牌数量也随之增多。据不完全统计 ,水头已有超30家线锯生产商,福建新坤锋机械有限公司在技术革新上走在前列。

  走进新坤锋生产车间,巨型铸件整齐排列 ,宛如钢铁巨兽 。这些专为高强度线锯设计的铸件,单机身就重达65吨。公司采用动柱式五轴加工中心,减少装夹次数 ,提升精度。铸件表面经打磨、喷砂 、涂抹原子灰、喷涂环氧底漆及三次面漆,最终面漆厚度超120微米,增强防腐蚀性能 ,有效抵御粉尘、湿气和化学物质侵蚀 。

  截至2024年年底 ,南安已拥有250台线锯设备,逐步解决传统石材产业的高耗材 、高噪声 、高废渣“三高”难题。

  举办大院大所“赛马”活动,聘任11名院企合作领航员 ,R&D投入增长18.6%,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第44位……2024年,南安产业生态圈能级大幅提升 ,尤为突出的石材领域,为全国乃至全球石材加工技术树立了典范。

  政策扶持推进高质量发展

  “隐形冠军”的快速崛起,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。2024年11月18日 ,南安出台《南安市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措施》,主要从加大认定奖励力度、助力新质产能释放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、加强资源要素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,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。

 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,越来越多的“隐形冠军”在南安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。它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专精特新的发展理念,成为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
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,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,科技是赢得未来的钥匙 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2025年,南安将继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,开展“揭榜挂帅”核心技术攻关行动,支持龙头企业联合“大院大所”共建创新联合体、收购优质科创企业 、设立异地研发机构。

  南安致力于提升重点产业链智能化水平,推动智能成套设备更新 ,推广“小快轻准”的数字化服务和产品,引进头部数字经济企业;计划培育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和“AI+现代制造”应用场景,工业设备更新投资达120亿元以上 ,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达45%以上。

  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革新,南安正引领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、绿色化华丽转身 。

  (记者 蔡静琦 文/图)